2017 年第3期(总第3期)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9月30日
目录
领导重视
付书记、王校长在2017年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工作动态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7年下半年评建工作要点
我校师范专业引导性评估工作全面启动
检查通报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督导巡查情况通报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分析报告
共印60份
付书记、王校长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节录
9月2日上午,2017年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简要回顾了上半年工作的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副处级以上干部、副高级以上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00余人参加大会。
党委书记付建成作了题为《追求卓越 彰显陕师院人新形象》的重要讲话,号召动员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付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教学评建、转型发展两大历史任务,奋力追赶超越,争创省级“一流学院”。他在讲话中指出我校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战线上的一名新兵,面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还不高、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教学科研成果总量不足、标志性成果不多,评建转型达标差距较大、建设任务繁重,教师教育优势有待增强、学前品牌有待打造,办学资源紧张、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等一系列发展“瓶颈”,我们务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环境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提高发展站位,紧紧把握好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这一重大政策机遇,超前思考,主动作为,勇于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要聚焦评建转型两大历史任务和创建省级“一流学院”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抓好机制体制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发展合力,实现学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圆满完成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评建和转型发展两大历史任务。付书记号召全校教工要牢记职责使命,要做“有情怀、有追求、有担当、有本领、有自信”的陕师院人,树立陕师院人的新形象,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师院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为落实好学校的各项决策部署、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努力和新的贡献!
校长王志刚在题为《攻坚教学评建 深化转型发展为创建省级一流学院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从巡视整改、内涵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学风建设、培训和智力扶贫、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发展等八个方面对上半年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简要总结。王校长强调,下半年学校将按照2017年工作要点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创建省级“一流学院”为总目标,以扎实推进教学评建和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王校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做好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学评建是“十三五”时期学校工作的重心,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是我们这一代师院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好教学评建攻坚战。2017年是学校教学评建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在各院系、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教学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阶段性任务,评建取得了重大进展。深入研究评估指标内涵,以“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教师队伍”等评估指标为主题,先后召开八次教学评建专题推进会,听取汇报,查阅材料,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夯实任务,增强了评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半年,学校扎实推进教学评建,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王校长指出,我校教学评建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对评建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评建工作摆在关系学校生存的高度来看待,没有形成定期研究评建工作的机制;二是对评建指导思想认识不够,没有将教学评建与教学基本建设结合起来,没有真正体现“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工作目标,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对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学习理解不够,没有对指标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支撑材料不能准确有力支撑指标,有的支撑材料随意拼凑、呈碎片化,综述材料未经提炼,没有亮点和特色;四是材料建设规范化程度不够,没有按评估要求的文本范式组织材料。2019年我校将接受教育部评估验收,我们的建设压力依然很大,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2017年下半年,评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实行专项评建,精准发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切实增强评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教学评建工作是学校“十三五”时期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是改制后学校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能否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和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学校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开展了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了两次评建动员会议,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初步树立,全面深化改革,教学内涵建设不断加强,教学中心地位已经确立,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逐步改善。但是,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任务依然很重。全校师生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树立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教学评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以积极认真的姿态,团结一心、精益求精地做好各项工作。质评处、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媒介,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出浓厚的迎评促建氛围,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重视评估,人人关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良好局面。
2.把评建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评建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是手段,建设是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最终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要坚持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就是要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就是要坚持教学质量“一把手”负责制不动摇,坚持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制度体系;调动上下、内外各方面的因素,从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以及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实实在在抓建设,真真切切见实效。
从学校层面讲,要保证教学经费投入处于优先的地位,营造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舆论氛围。从各教学单位讲,党政领导要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为教师营造潜心教学的环境。各职能部门都要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工作,主动为教学、教师和学生服务。
3.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着力解决评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加大教师的招聘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实现到2018年年底生师比达到18:1的指标要求,同时保证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达到要求。二是要在教学经费预算方面采取压缩非教学经费等措施,确保教学经费足额投入并逐年增加。三是确保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达标。四是要加快综合体育馆、国家级产教融合项目和实验幼儿园项目建设,确保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标。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突出强调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和应用性。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完善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力度。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完善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宣传教师先进事迹;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教风建设,以教风帯学风,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要认真落实学校学生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学籍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以管理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要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去营造优良学风建设的氛围。通过抓教风、抓学风、抓考风、抓管理、抓教育、抓活动、抓落实,提高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水平。
6.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完成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建设;加强制度落实,各项制度执行要有完整的记录和效果反馈。
7.规范和加强教学评建档案建设。要完成对评建档案建设制度修订,明确规范与要求。各部门、各院(系)要根据评建档案建设的要求与规范,完成2016年前的档案整理。
8.改进评建方式。目前评建工作已经 进入攻坚阶段,对于一些专项评估重要观测点建设上,要实行专项评估。主要应开展以下专项评估:管理制度建设专项评估、专业建设专项评估、课程建设专项评估、教师授课专项评估、试卷专项评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专项评估,务求在以上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9.搞好年终评建工作总结。年终,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对照2017年评建任务书,组织专家对各部门、各院(系)的评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学校将把各部门2017年评建结果纳入到对单位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推诿扯皮、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相应责任。
(供稿:校评建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7年下半年评建工作要点
2017年是学校评建工作的攻坚之年,今年下半年评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评建、专项攻坚。根据学校2017年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及《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6—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陕师院党〔2016〕33号文件)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7年评建工作任务书》(陕师院评建办〔2017〕2号文件)的安排,2017年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14项评建工作,请各部门、各院(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一、切实做好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9—11月)
根据教育厅开展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我校首次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评估对象为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6个本科专业和12个师范类专科专业;评估基本依据为教育厅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指标体系。力争通过本次评估切实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为建立起学校专业建设的长效评估机制,为今后开展专业评估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高师范类专业水平。
二、组建评建专家组(10月)
按照《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6—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的安排,聘请5—7名左右校内外专家,组成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建专家组”,有针对性的对学校的评建工作进行指导,参与各种定期和不定期的评建工作及检查验收,对各部门、各院(系)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学校评估人员进一步熟悉评估政策、评估业务,切实提高评建工作能力、水平和效率。
三、扎实推进核心指标达标任务(9—12月)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核心指标的要求,各部门、各院(系)应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大力推进10项核心指标的年度建设任务,确保本年度阶段性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10-11月)
根据《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实施方案(试行)》(陕师院党﹝2017﹞38号)的要求,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各项标准;制定师评学评估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工作。
五、试卷专项评估(10月)
试卷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是教师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评估的对象主要是2017年上半年的试卷,主要内容包括试卷的命题审核、印制、评阅、装订与归档。旨在通过本次评估,进一步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完善试卷管理的各项标准,完善试卷的命题、评阅、试卷质量分析、归档等管理制度。
六、毕业论文(设计)专项评估(10—11月)
毕业论文(设计)是重要的原始教学材料,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本次专题评估主要对象是2017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意在通过本次评估,发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选题、论文(设计)写作指导过程、格式、装订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手册进行完善,全面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七、实验报告专项评估(10-11月)
实验报告是重要的原始教学材料,本次专题评估主要对象是2017年上半年的学生实验报告,通过本次评估旨在进一步规范实验报告的形式、内容、评阅、整理归档等环节,促进实验报告质量的提升。
八、完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本年度数据填报工作(10月)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完成2016年新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相关部门应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新要求制定方案,分解任务,组织数据采集、审核及上报教育厅、教育部;各职能部门对相关数据进行填报,并提供必要支撑材料,各院(系)要收集和整理反映本院(系)教学状态的各类数据,各部门之间必须注意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相互关联性。学校根据2016年的基本数据编写本科教学基本数据状态分析报告,实现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动态监控。
九、完成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0-11月)
根据教育厅的通知和我校2016年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编写和发布2016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使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能真正发挥对教学工作的监控作用,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十、评建工作考察与评建人员培训(10—11月)
组织全校评建人员赴通过合格评估的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兄弟院校评建工作的经验。聘请教育部评估专家来校,对全校评建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十一、完成2016年前评建材料档案的整理与学校评建档案室的建设(10-11月)
完善并印发学校的评估材料档案建设规范。各个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完成2016年前的评建材料的整理,初步建立评估材料框架体系。学校在各部门材料的基础上,完成学校评建档案建设,初步建立起学校的评建档案材料框架体系。
十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编制和管理制度汇编(10-11月)
结合学校对省委巡视整改措施,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通过制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各种办事程序、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我校综合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管理部门职责和重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把各项管理任务的责任落到实处。最终分类印制管理制度汇编。
十三、推进评建标志性项目建设(10-12月)
完善两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初步完成校史馆的建设;筹划书画展和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中心两个项目的设计。
十四、组织年度评建工作验收评估(12月)
对照学校2017年任务书和下半年工作要点,组织专家组,对各院(系)、各部门2017年评建工作进行全面验收评估,奖优罚劣。学校还将选择评建工作先进部门和院(系),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推广相关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各部门和各院(系)要结合学校年终检查验收反馈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查缺补漏,落实整改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2017年的评建任务。
(供稿:校评建办)
我校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工作全面启动
根据《关于开展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的通知》(陕教〔2017〕260号),我校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工作于9月11日全面启动。
学校对此非常重视,成立了由校长王志刚担任组长、副校长相艳担任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评估。具体工作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和教务处牵头,评估办公室设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杨明权担任办公室主任。
此次评估对象为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等六个本科专业,以及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地理教育、生物教育、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化学教育等12各专科专业。
评估内容包括中小学教师培养、学前教育两类师范类专业,评估内容为省教育厅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具体包括专业定位与规划、招生与生源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就业与学生发展等七方面。评估标准按照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养专业引导性评估指标体系》和《学前教育专业引导性评估指标体系》执行。主要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如下:
一、评估准备阶段(2017年9月11日至9月15日)
认真学习和研究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成立校、院(系)两级专项工作机构,确定参加评估的专业,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做好评估动员和参加评估专业的调查摸底等各项评估前期的准备工作。
二、专业自评阶段(2017年9月16日至30日)
各参加评估专业所在院(系),按照学校评估方案的要求与安排,对照教育厅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专业自评。主要工作包括:专业数据的整理、专业自评及自评报告撰写、专业评估结果与结论、评估支撑材料的整理;并于9月30日前将专业基本状态数据、专业自评报告、专业自评结果、评估支撑材料目录及评估支撑材料电子版报学校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学校验收评估阶段(10月1日至15日)
学校在各专业自评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审核各参加评估的专业的基本数据、审定各专业的自评结果和自评报告,核准专业评估支撑材料,并最终形成学校的评估总结报告。
四、评估申报阶段(10月16日至10月20日)
学校向省教育厅评估办公室提交专业评估申请,向陕西师范大学提交各专业基本数据、专业自评报告及学校的评估总报告等自评材料,准备接受教育厅专家组的现场评估。
五、迎接教育厅评估阶段(2017年10月21日至11月30日)
按照教育厅确定的时间和要求,接受教育厅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整改阶段(2107年12至2018年6月)
学校和各专业根据教育厅专家组的反馈意见、省教育厅的评估结论和评估报告,以及学校和专业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对参加评估的专业和全校的师范类专业进行积极整改,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范类专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进一步提升专业内涵,进一步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师范专业要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落实整改责任、提出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工作的实效。
(供稿:校评建办)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督导巡查情况通报
考试是教学工作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检验、反馈和导向作用。为了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促进考试工作环节向着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促进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现将上学期期末考试督导巡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学期期末考试之前,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印发了《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督导巡查工作安排》(陕师院质评函【2017】4号),6月26日至7月7日质评处全体工作人员及教学督导专家对全校的公共课和专业课考试进行了全程巡查。此次共巡查本科考场172场次,收回本科考场评分表172份。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考试督导巡查评分标准》,教学督导专家现场巡查打分,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学前教育系、环境资源与管理系、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获得督导巡查评分前五名。
二、期末考试工作值得肯定的方面
本次期末考试总体情况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务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试卷保密和命题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进一步加强试卷保密和命题管理工作,并在期末考试前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巡考工作的通知》,确保了考试组织工作的正常运行。
2.各院、系严格按照学校职能部门要求和相关文件规定,制定了院、系学生考试规范和监考教师职责等。
3.各考场考风、考纪总体情况良好。
4.绝大多数监考人员能按时到岗,严格遵守监考纪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监考各环节的工作职责。
5.绝大多数考生能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三、本次督导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督导巡查过程中仍发现了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1.考试氛围方面,个别院、系未营造诚信考试、杜绝违纪情况出现的考试氛围。
2.考试环境方面,个别考场黑板未擦,影响考试氛围;存在部分考生携带早餐进入考场,影响考场卫生环境;1号教学楼阶梯教室考场环境较差。
3.考试试卷方面,个别科目试卷印制仍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
4.监考教师方面,监考过程中仍有个别教师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如脱岗、看手机、聊天等。
四、进一步改进期末考试工作的几点建议
1.希望各院、系高度重视期末考试工作,巩固和发展考试工作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抓紧整改,不断完善考试组织工作。
2.希望各院、系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建要求,进一步严格执行学校考试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考试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
3.希望各院、系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建要求做好试卷自评、自查工作,切实提高试卷命题水平、阅卷水平、试题质量分析水平和试卷装订水平。
(供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分析报告
网上评教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教学工作发挥着诊断、激励、导向作用。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网上评教方案(试行)》(陕师院督〔2013〕2号)及《关于开展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的通知》(陕师院质评函〔2017〕3号)文件开展了本次网上评教工作。本次网上评教工作得到了教务处、学生处和各院、系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现将本次学生网上评教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网上评教使用的软件系统
本次网上评教,利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自带的教学考评子系统进行。评教所得数据采用算术平均值计算方法,由“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自行分析与计算。
2.评教工作组织情况
本次网上评教工作于6月5日至6月16日进行。参加评教的学生是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全体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涉及14个院、系的6756名学生。评教对象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共计307人,被评课程293门。
二、评教结果分项统计
1.全校各院、系本科生参评率统计表
表1 全校各院、系本科生参评率统计表
教学单位 |
应评人数 |
参评人数 |
未评人数 |
参评率 |
名次 |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
265 |
257 |
8 |
96.98% |
1 |
教育科学学院 |
514 |
498 |
16 |
96.89% |
2 |
学前教育四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 |
241 |
232 |
9 |
96.27% |
3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416 |
399 |
17 |
95.91% |
4 |
学前教育五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系 |
348 |
323 |
25 |
92.82% |
5 |
学前教育系 |
2091 |
1863 |
228 |
89.10% |
6 |
化学与化工系 |
189 |
168 |
21 |
88.89% |
7 |
政治经济系 |
334 |
286 |
48 |
85.63% |
8 |
体育系 |
181 |
151 |
30 |
83.43% |
9 |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
599 |
487 |
112 |
81.30% |
10 |
数学系 |
373 |
296 |
77 |
79.36% |
11 |
学前教育三系·美术系 |
465 |
361 |
104 |
77.63% |
12 |
学前教育二系·音乐系 |
170 |
81 |
89 |
47.65% |
13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570 |
158 |
412 |
27.72% |
14 |
全校 |
6756 |
5560 |
1196 |
82.30% |
—— |
2.被评教师所在部门间评价结果一览表
表2 被评教师所在部门间评价结果一览表
教学单位 |
被评教师人数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全距 |
平均分 |
教育科学学院 |
29 |
98.91 |
71.24 |
27.67 |
92.97 |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
25 |
99.04 |
86.92 |
12.12 |
95.73 |
学前教育系 |
36 |
99.79 |
82.52 |
17.27 |
94.04 |
学前教育二系·音乐系 |
16 |
99.07 |
81.84 |
17.23 |
94.07 |
学前教育三系·美术系 |
26 |
98.50 |
84.95 |
13.55 |
94.69 |
学前教育四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 |
1 |
91.80 |
91.80 |
0 |
91.8 |
学前教育五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系 |
14 |
96.94 |
87.99 |
8.95 |
93.75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29 |
97.71 |
84.86 |
12.85 |
94.01 |
政治经济系 |
24 |
96.90 |
85.03 |
11.87 |
93.11 |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
19 |
97.48 |
86.54 |
10.94 |
92.92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33 |
99.26 |
83.67 |
15.59 |
93.78 |
数学系 |
14 |
97.68 |
81.83 |
15.85 |
93.02 |
化学与化工系 |
12 |
97.53 |
87.74 |
9.79 |
95.25 |
体育系 |
29 |
98.17 |
90.03 |
8.14 |
95.09 |
全校 |
307 |
99.79 |
71.24 |
28.55 |
94.04 |
3.评教结果按教师职称分类一览表
表3 评教结果按教师职称分类一览表
教学单位 |
被评教师人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其他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教育科学学院 |
29 |
1 |
3.45% |
2 |
6.90% |
8 |
27.59% |
18 |
62.07% |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
25 |
1 |
4.00% |
7 |
28.0% |
7 |
28.00% |
10 |
40.00% |
学前教育系 |
36 |
— |
— |
1 |
2.78% |
2 |
5.56% |
33 |
91.67% |
学前教育二系·音乐系 |
16 |
— |
— |
3 |
18.75% |
4 |
25.0% |
9 |
56.25% |
学前教育三系·美术系 |
26 |
1 |
3.85% |
10 |
38.46% |
5 |
19.23% |
10 |
38.46% |
学前教育四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 |
1 |
— |
— |
— |
— |
— |
— |
1 |
100% |
学前教育五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系 |
14 |
3 |
21.43% |
— |
— |
10 |
71.43% |
1 |
7.14%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29 |
3 |
10.34% |
4 |
13.79% |
8 |
27.59% |
14 |
48.28% |
政治经济系 |
24 |
7 |
29.17% |
7 |
29.17% |
8 |
33.33% |
2 |
8.33% |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
19 |
4 |
21.05% |
9 |
47.37% |
3 |
15.79% |
3 |
15.79%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33 |
— |
— |
3 |
9.09% |
10 |
30.30% |
15 |
45.45% |
数学系 |
14 |
— |
— |
— |
— |
7 |
50.00% |
7 |
50.00% |
化学与化工系 |
12 |
— |
— |
— |
— |
9 |
75.00% |
3 |
25.00% |
体育系 |
29 |
2 |
6.90% |
4 |
13.79% |
15 |
51.72% |
13 |
44.83% |
全校 |
307 |
22 |
7.17% |
50 |
16.29% |
96 |
31.27% |
139 |
45.28% |
注:其他人员包括助教、外聘教师等。
4.评教结果按评价等级分类一览表
表4 评教结果按评价等级分类一览表
教学单位 |
被评教师 人数 |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差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教育科学学院 |
29 |
25 |
86.21% |
3 |
10.34% |
1 |
3.45% |
— |
— |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
25 |
24 |
96.00% |
1 |
4.00% |
— |
— |
— |
— |
学前教育系 |
36 |
32 |
88.89% |
4 |
11.11% |
— |
— |
— |
— |
学前教育二系·音乐系 |
16 |
14 |
87.50% |
2 |
12.50% |
— |
— |
— |
— |
学前教育三系·美术系 |
26 |
25 |
96.15% |
1 |
3.85% |
— |
— |
— |
— |
学前教育四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 |
1 |
1 |
100.0% |
— |
— |
— |
— |
— |
— |
学前教育五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系 |
14 |
13 |
92.86% |
1 |
7.14% |
— |
— |
— |
—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29 |
24 |
82.76% |
5 |
17.24% |
— |
— |
— |
— |
政治经济系 |
24 |
21 |
87.50% |
3 |
12.50% |
— |
— |
— |
— |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
19 |
17 |
89.47% |
2 |
10.53% |
— |
— |
— |
—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33 |
27 |
81.82% |
6 |
18.18% |
— |
— |
— |
— |
数学系 |
14 |
12 |
85.71% |
2 |
14.29% |
— |
— |
— |
— |
化学与化工系 |
12 |
10 |
83.33% |
2 |
16.67% |
— |
— |
— |
— |
体育系 |
29 |
29 |
100% |
— |
— |
— |
— |
— |
— |
全校 |
307 |
274 |
89.25% |
32 |
10.42% |
1 |
0.33% |
— |
— |
三、结果分析
1.学生参评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全校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在校本科生共6756名参评,实际参评5560名,全校参评率为82.3%。参评率排名前五位的院、系为文化系、教育科学学院、管理系、中文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系。从学生参评率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主动参与网上评教的意识,各院、系也在积极支持与大力配合我处开展网上评教工作。
2.各院、系评教结果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担任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全体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教学任务的教师共307人,其中最高分99.79分,最低分71.24分,全距28.55分,平均分94.04分。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平均分较高,高出全校平均分1.69分,化学系高出全校平均分1.21分;体育系高出全校平均分1.05分。
3.各类职称人员评教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全校此次参评教授22人,占参评人数7.17%;副教授50人,占参评人数16.29%;讲师96人,占参评人数31.27%;其他人员包括助教、其他人员等共139人,占参评人数45.28%。
4.教师评价等级结果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全校教师有274人评价结果为“优秀”,占全校参评教师的89.25%;有32人评价结果为“良好”,占全校参评教师的10.42%;有1名教师评价结果为“中等”,占全校参评教师的0.33%。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1.增强对网上评教的认识,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院、系是评教活动的主体,只有院、系充分认识到评教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增强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意义在于了解教学状况、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情况并起到诊断问题、提供信息和改进教学的作用,因此各院、系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及时、认真、客观的参与网上评教工作。
2.及时反馈、科学分析和有效利用学生评教结果,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作为重点工作
各院、系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向被评教师反馈评教结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同时,要制定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一步完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评建打好课堂教学的坚实基础。
3.把评教中发现的问题当成突破口,推动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对少数教师教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譬如知识陈旧、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欠佳等,教师本人和所在教学单位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知识更新、优秀教师帮教、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措施,尽快加以改善。
本次网上评教结果分析报告也许存在许多疏漏,请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批评指正。
(供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